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備耕時節,蘇墾農發臨海分公司搶抓農時,依托科技力量,早安排、早謀劃、早落實,多措并舉齊發力,為全年糧食穩產增產打好基礎。
在臨海分公司各生產區的田間地頭,技術員正在實施無人機巡田作業。隨著一架架無人機交替升空,一張張高清圖片實時傳送至蘇墾農發“智慧平臺”操作系統。二生產區副主任兼技術員符建美正在平臺上逐塊條田查看本次巡田記錄,只見她一邊看,一邊將發現問題的地段用紅色圈圈標注好,并寫上“黃塘”或“缺肥”等字樣,及時轉發給相關大隊。隊長收到信息后,再到重點地段實地查看,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自從我們采用無人機巡田作業以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更高了,這一次的巡田記錄,我們將指導大隊因苗分類,精準施好小麥和油菜的后期肥料。”符建美說。
在18大隊的一塊秧池田頭,一臺小型挖掘機在管理人員的指揮下,將一斗營養土“喂”入粉土機的引料口。土壤在刀盤裝置的作用下被充分破碎與混合,顆粒細碎均勻、松軟適度的干細土從出料口源源不斷地淌出。一旁的秧池里,一輛安裝了衛星導航系統的開溝機正在進行開溝作業,田平溝直的高標準秧池躍然田野,科技感十足。大隊長王益軒感慨地說:“智能化、數字化已應用到農業生產各方面,相比過去的人工篩土、普通機械開溝,現在的秧池備耕工作真是高質高效,省工節本,也為育壯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近日,臨海農場的油菜苗陸續迎來初花期。為預防油菜菌核病,各大隊加緊噴藥作業。在6大隊的一塊油菜田頭,兩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沿著設定航線進行藥肥混噴,既能補充油菜所需的硼肥促進生長,又能防治菌核病、蚜蟲等病蟲害,增強作物抗逆性,為穩產增收打牢基礎。植保無人機后臺管理員鮑傳華正在查看實時作業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噴灑寬幅、畝噴灑量等飛行參數,確保作業質量畝畝達標。
在蘇墾農發臨海分公司各生產區,春耕春管工作正有序開展,科技力量為春耕生產按下“加速鍵”,希望的田野上一派生機勃勃。